現代社會 X 古代戰場的生存術 -《職場平步青雲術!孫子兵法》

最喜歡的概念

★ 現代的「風火山林」

無論在什麼情況下,即使你知道這件事做起來很麻煩,尤其是需要溝通的事情。但是要強迫自己去「看到它、面對它、解決它!」

妥善處理其中的關鍵就在於真誠與誠實,也是考驗我們待人處事的能力

我被這句話震撼到,然後把這句話寫下來,貼在電腦的旁邊,時時提醒自己要注意「真誠與誠實」,如果真的是自己的錯誤,再多的藉口也不如迅速道歉並解決它。

前言

分割線前爲書摘AND推薦指數,分割線後爲講書正文
目錄中放了 「★」 星星的是我特別推薦看的精華。

免責:此爲講書,分割線後會把書中精華全部透露出來,所以我會嚴重暴雷,如果想要良好的閱讀體驗,或者是只想要看此書是否推薦,可參考給星數

個人加分項:我喜歡這個作者~

推薦指數:★★★★★

簡短書評:《孫子兵法》剔除了細膩的人際關係之想法,只根據戰略性判斷去做選擇,打勝仗。職場也並非只是單純的生存競爭,而是一個動態策略與協作的戰場,以主管的角度、員工的角度去看待職務。我們有時候在職場過於痛苦就是因爲情感擺在成功之前,覺得痛苦失落,但是作者提醒我們以策略性眼光來看待日常工作中的挑戰,我覺得是一本好書。


勝負早在開戰前定下

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這五件事是戰爭中決策的五個重要因素——軍隊的正義性(道)、天時、地利、將領的能力和軍紀法度。戰爭和職場,能一樣嗎?

能,而且很像。都是弱肉強食,爾虞我詐(有沒有太誇張?)XD

★ 道 – 充分溝通的力量

主要負責收集敵情情報、識別目標分析環境的偵察兵雖然看起來弱弱的,但他們能夠評估地形、候等因素,幫助將領選擇最佳行動路線之餘,還可以持續監視敵方動態,提供即時更新,協助指揮官作出快速反應。

假設偵察兵給錯訊息,或者被收買,這場戰註定會輸吧?

如一個團隊裡,都在自己的圈圈裡做事,不共享訊息不交流心得,這樣就會浪費時間。當A和B說了一件事,C需要這個資訊的時候又要跑去問B或者是A。時間就是機會的戰場上,就是奢侈的浪費。

我習慣與全部門的人共享消息
某件事有進度的時候,我都會在協作平臺或者是LINE群通知,讓至少同個部門的同事都可以知道某件事的進度大概在哪裡。

但要做到這點,需要一個潤滑劑 —— 在這之前有沒有常常閒聊。

雜談、閒聊不只是今天天氣好不好而已,由自己開始多談談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對對方來說也是拉近距離的機會。

因爲親近的人給予意見我們會認真聽,如果是平時就對你不客氣的人給意見的話,我們的耳朵很容易把它當作「挑釁」而忽略了語句中我們本應該注意的事情。

天地 – 環境設定

不同的空間會給我們帶來不同的感受。在客廳,我可能會想放鬆地看電視;在書房,我則會更容易專注於工作或學習。空間的規劃和設計往往會影響我們的行為和習慣。

例如,有些家庭或教室設置了「冷靜角」,當孩子情緒崩潰大哭,或是大人情緒激動時,都可以利用這個「積極暫停區」來緩和情緒。

在職場中,這個原理同樣適用。比如,在茶水間輕聲提醒同事用詞不當,與在會議室正式面對面指出,兩者效果大不相同。

將 – 自身的限制

自己就是最重要的工具,那你有多瞭解自己?
下面這張圖是頗有意思的周哈里窗

高估自己、低估自己 = 對自己有錯誤認知,就會做錯判斷

X軸上方是「他人知道的資訊」、X軸下方是「他人不知道的資訊」
最危險的就是右上角「BLIND」的部分,那是別人瞭解,但是我不瞭解的自己。

周哈里窗,出自innovationtraining.org

想要知道「BLIND」的自己,最準就是問身邊的人。這就回到「道」中,隨口閒聊的重要性。

如果缺少平時的關係建立,輕微的批評就會被放大成人身攻擊,職場真的很難。
或者是聽到別人說「如果可以……」的時候,通常別人是真心希望這個點可以改善,只是礙於太直接,而用一種婉轉的方式表達。因爲如果不是夠親近的人,不會告訴我們實話。就像我們會不知不覺對親近的人發脾氣一樣。

作者提到的破冰活動?

在交流活動準備一張紙,讓參加者自由地寫喜歡的東西(書籍、音樂、運動食物等等)然後收集起來再隨機分發給參加者,請他去針對內容提問,用這樣的方式展現下班後的一面,降低彼此的隔閡。

除了可以讓彼此熟悉,也可以讓自己瞭解到「BLIND」的地方,擴大「他人和自己都瞭解的自己」的窗,讓其他窗縮小。

法 – 明文規定

我們有時候不知道自己卡住的點到底是哪,這時候需要記錄。

無論是怎樣的組織環境,都一定有「不成文的工作方式與人際關係」,比如業務部就常和製造部吵吵鬧鬧、再比如「在A面前提到B的話A會不開心」之類的」。所以剛剛進入一個新環境時,大家給的建議都是我們都像小嬰兒去模仿周圍的人的動作。

不僅是觀察,還得寫下來整理,讓這個變成一個「明文規定」。

這就是日本常常推崇的「讀空氣」。

讓局勢爲你加持

勢者,因利而制權也

★ 拙速與巧遲

在日語裡有一句話是「拙速(せっそく)は巧遅(こうち)に勝る」

拙速:雖然技術拙劣,但速度快
巧遲:雖然技術巧妙,但速度慢

並不是讓自己一直維持「拙速」,而是利用拙速來累積經驗值,慢慢地變成「巧速」。一開始我處理進出口的業務的時候,因爲不熟悉流程,要檢查很多遍所以很慢,但是做了20次、50次之後,品質和速度都會提升。

完美是一個很主觀的詞。即使自己認為「完美」,也未必能讓對方同樣感覺「完美」,因此存在自以為是的風險。這可能是因為對方並不追求那樣的附加價值,或者那樣會導致成本過高,從而與客戶的需求產生偏差。

面對什麼工作都好,「遵守在期限前完成」都是基本功夫。
如果這個敲門磚都拿不到,更不談後面「作品完美不完美」了。

但是如果真的因爲太忙,而真的沒有辦法處理呢?

如果資訊夠,可以在瞭解局勢的情況下,把給客人或廠商的二、三個選擇。太多的選擇反而會讓他們混亂而不選擇我們家。

如果資訊不夠,就要確認是否能取得資訊,評估自己需要用多少的時間完成,並告知對方自己的困難點,並且給予對方回覆,這樣可以讓對方安心,而不是讓他們揣測我們是不是不想做他們的案子。
例:「得知XX的部分就可以給您報價,預計需要花OO天的時間,謝謝您。」

拙速不是魯莽!

有時候,我們心中有只有一個朦朧的想法,於是便立即風風火火開始做。

特別是白領工作,即使耗費成本與時間,也不代表能得到正比的結果

這讓我想到一部動漫——《怕痛的我,把防禦力點滿就對了》。主角梅普露選擇了備受嫌棄的大盾當武器(因爲看起來一點都不帥),並因為怕痛而將所有資源用於增進防禦力,這種形式讓她學到了各種特殊技能並取得罕見裝備,進而在遊戲中創下傳說。

盾襲!出自《怕痛的我,把防禦力點滿就對了》第二話

選擇了專注於防禦,並不是為了追求快速獲勝,而是為了避免失敗。這種策略表面上看似保守,但實際上是一種有智慧的選擇。與其追求勝利,不如先保證自己不會失敗。這就像拙速,雖然技術不完美,但懂得優先處理最關鍵的問題。

畢竟比起獲勝,不要輸更重要
進了職場、股市更是入場。誰站得比較久,就能收穫更多時間結成的果實。

深度學習與被動學習

一段時間內讀同一系列主題的書籍,更能統整對於這個主題的深度理解
把自己浸泡在環境中,才會內化成自己的內容。

這就如兵力擺放位置。打仗的時候最重要的資源是兵力,而現在我們能掌握的兵力——也就是時間,我們要如何讓兵力直搗黃龍?散漫地使用時間,就像兵力散落各處,很難取得勝利,所以在一定的期間內,專心集中學(做)一件事情

商務人士必備策略

如果你的工作僅依賴於「YES」或「NO」來解決問題,那說明尚未觸及該領域的深層階段。真正進入商務核心,往往需要處理更複雜的動態局面,要求你能夠靈活應對。

故形兵之極,至於無形

在商業競爭中,一味聽從主管的指示,看似不錯,也很順從,但如果不主動洞察環境的變化或市場的「虛實」,對公司來說可能是一大損失(但我知道很多臺灣企業以員工是否無條件服從作爲評斷標準,這樣的地方雖然可以依賴以往成功的經驗而活着,但是不會成長的公司遲早會被社會淘汰)。正是因爲每個人的人生經驗都不能複製,所以沒有一模一樣的戰場。

真正的商務戰略是能夠自主發現問題、提前佈局,而不是僅靠被動執行命令。

不糾結於自己的「虛」

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比如我就不太細心,常常忘記把已經報價的報價單的編號KEY在協作平臺。同事對於需要變化的報價和議價比較不擅長,所以我把需要細心的工作讓不太擅長議價的同事處理,我集中火力處理議價和報價的工作。

如果我一直花大把的時間在糾結懊悔「編號忘記打」這件事,只會耗費不必要的時間和情緒。相反,接受自己的不足,並善用團隊的力量,才能最大化效率。把心力放在你擅長的事情上,讓你的強項發揮到極致。這樣不僅提高了整體的工作效率,也讓你避免無謂的自我懊悔。

但前提是:要知道自己的「虛」、自己的「實」,還要觀察和你合作的人的「虛實」才能合作無間。

​★ 以迂爲直

會議開始前,提前發送會議文件,可以讓參與者有充足的時間閱讀和消化內容。

雖然看起來繞了遠路比較麻煩。但是我常有遇到前輩突然被CUE到的時候,那一臉的不爽地抨擊主講人。我就知道誤會產生,要吵起來了。這才是更遠的路……事前準備會幫助與會者減少會議中因資訊不充分而產生的誤解或衝突。

強大的組織造就「將」

哪一個才是好下屬?
A. 尊重主管,順從主管的話
B. 每個人的想法都要重視,所以感覺主管的決定怪怪的時候會提出意見。

先說結論:好下屬的定義,其實取決於公司的文化和具體情況,但通常來說,B是更具建設性的選擇。但很多臺灣企業以員工是否無條件服從作爲評斷標準,這樣的組織雖然可以依賴以往成功的經驗而活着,但是不會成長的公司遲早會被社會淘汰。

另外,A 是依賴著他的主管,所以一旦對於特定的人有過度的依賴,憤恨就會產生。
「是XX和我說這樣做的」類似的話,是不是常常聽到?

當這件事已經慢慢走向下坡,卻沒有人敢提出來,這只是拖延戰術,說出來就代表需要處理、需要負責任,所以先放着。
在做創新、嘗試新的事物的時候一定有看錯的風險,這時候需要魄力去「拒絕繼續」。這也是需要經驗的累積。

對於上級來說,他看到的是你不知爲何而做,只是服從而已。看到的是主管因爲害怕失去人心,沒對A拿出強硬堅持的態度讓A成長,也是領導能力不足

接下來,隨時準備迎戰

★ 積極的態度

看到這個小標題,很多人就會炮轟我說「給香蕉只能請猴子」。
或者是老闆給我的薪水就是那麼多,我就做到那個薪水該做的就好。

我覺得這樣的想法也沒有什麼問題。

但是我自己不僅是把工作領薪水當作是一個「賺取生活費的單一時間」。我們利用工作培養技能、建立人脈,是為未來的發展鋪路,而不是短視於當下的薪水或職位。尤其是人脈,不是坐在家裡或出錢就可以解決的事。

爲什麼會有實習生,就是爲了「累積經驗」呀。
這也是下一段落要講的:這些準備都是爲了成就「一人將軍」。

啊?我也不是將軍啊!

「蒼藍鴿的醫學天地」是醫生與YOUTUBER 的組合;「好味營養師品瑄」是營養師與YOUTUBER的組合;這世界上有很多用自己的專業去開拓副業的人。

最近因爲職場的慘況,可以看到一邊上班一邊經營著「一人副業」。藉助自由職業和遠端協作工具,實現低成本創業。這種模式不僅靈活,還能有效降低運營成本。

我們可以從自己熟悉的領域開始,然後逐步擴展工作範圍。這種策略讓我們可以在已有的技能和經驗上進行延伸,減少犯錯風險,並逐步接觸更多挑戰。從相近領域出發,既能讓人掌握新技能,又能提升自己的價值,從而拓展更多職業機會。

每個人都應該成爲執行者,立志成爲將軍

到底是誰的錯?

我們的大腦常常會自動合理化自己的行為,習慣將責任歸咎於「天命」。這是一種心理保護機制,使我們能夠減少自責,將失敗歸因於外在因素。

然而,《孫子兵法》卻強調,戰爭的成敗最終都取決於將軍的指揮能力和決策。這種觀點強調了主動承擔責任的重要性,並強調通過準備、謀略和行動來改變局勢的能力,而不是被動接受命運。

如果真的是因爲天災,那再怎麼抵抗都徒然。
但如果原因出於人,那就坦然地承認,然後把錯誤改正吧!

結尾:農夫的DNA

因爲日本靠海,原本作者的結語是以漁夫作爲,但我覺得臺灣來說,是農夫

以農夫的後代爲榮,學會判讀風向與潮汐,以及擁有看見機會就將漁網灑向大海的勇氣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