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分割線前爲書摘AND推薦指數,分割線後爲講書正文
免責:此爲講書,分割線後會把書中精華全部透露出來,所以我會嚴重暴雷,如果想要良好的閱讀體驗,或者是只想要看此書是否推薦,可參考給星數
推薦指數:★★★★☆
簡短書評:這本書想要解決的問題是很多人都有的通病——希望未雨綢繆而過度儲蓄。人生應該「極大化體驗價值」,而非「極大化財富」,所以應該用我們的資產、財富去創造體驗和回憶。雖然裡面有太過極端的例子,但整體而言值得一看!
儘早投資你的人生體驗,因爲人生就像一碗豆花一樣,而體驗就是配料,只有添加了配料,才可以體現更高的人生價值(自己定義的)
我們追求的是最佳化的人生
我們家廚房的流理臺有銀色的把手,配上木色櫃體。乍看之下蠻漂亮。但是細看就會發現銀色手把上有套了一層塑料袋。那是我家室友的傑作,新買之後爲了保護手把而留着。
再仔細看看我們家烘乾機,原本透明的部分糊糊的上面有一層保護刮傷的塑料安全膜。一開始會覺得很礙眼,現在我的腦子會自動無視這突兀的東西,這是慣性。一直呆在刺鼻環境的地方,一開始會不適應,但是之後就會習慣,這是慣性。起床上班也是慣性,所以我們也會因爲慣性而工作賺錢。
賺錢的目的我們就不談了,講講我們常掛在口中的「賺到XX後出去旅行」,或者體驗任何我們「想要」但是時機未到的「體驗」。
但是我們的生命活力不會一直在同樣的水平,唸大學的時候靠着一杯珍珠奶茶和零食會覺得熬夜唸書隔天去考試完全沒問題……看看現在的我,超過晚上11點還沒睡隔天的眼睛就會腫起來。除了朋友已經五方四海,現在的我已經沒辦法感受夜唱、夜衝的快樂,所以感受體驗是有期限的。
那爲了讓自己多做一些喜歡的事情,需要知道自己會爲什麼事感到開心?每個人都不一樣,不知道的話就要多嘗試,而不是持續維持着「不知道」的狀態去逃避。
投資人生體驗
以後我的跑馬燈是跑十秒還是十小時?目前的人生體驗的數字高嗎?
大部分人每年都要檢查一下自己的財務狀況或者是健康狀況。但是很少人會總結說「今年做了很多有意義的事」「今年做了很多新的體驗」。不會特別把體驗獨立成一個項目。
現在是AI大數據時代,那假設嘗試把體驗數值化呢?拆解過去一年的正面體驗的事情,爲其打分,因爲人的百百種,絕對會是同一件事不同得分。比如對我這個宅宅來說,閱讀的分數就很高,分數超越我和朋友去打羽毛球,但又不超過與愛人相處的時光……總而言之,這要自己決定。Follow your heart. 最後以年爲單位,去看出自己每年的體驗成績。
這些體驗會帶來什麼效應?可以把體驗當成資產,而記憶就是股息,是一種無形的回報。每次重溫過去的美好回憶,內心都會再次感受到當時的喜悅。這些回憶不僅僅是單純的情感再現,還會堆疊在我們的生活體驗中,讓過去的幸福在當下更加豐富。
就像儘早開始投資一樣,越早累積這些回憶,越能在未來感受到「股息」帶來的長期回報。每一次重溫,都是心靈的成長與沉澱的過程,讓幸福不斷增值。
死前歸零
早期的GAMEBOY(不知道這個的可以搜一下圖片QQ時代的眼淚)只要遊戲機關掉了,遊戲進度就不能儲存,就如【超級瑪利歐兄弟樂園】,關掉了,就是要重新開始,重新開始的意思是,這次的瑪利歐不是上一次玩的瑪利歐了。
人類也是一樣,無論積累多少財富或成就,最終我們都會面對一個清零的時刻。有人會說:不用擔心,我會在退休後完成「願望清單」呀!
許多人認為退休後可以隨心所欲,但退休後有第一個遞進過程,從馬上行動(go-go years),到慢慢來(slow-go years)最後是不動(no-go years),這樣的生活支出會越來越少。剛退休的時候(大概65歲)還算健康有體力,也有許多待完成的願望。過幾年,就會慢下來。再過幾年,就算有錢也哪裡都不想去了。
有人認為以興趣爲工作就好(先不論就算以興趣爲工作就是很快樂,因爲總有一些不喜歡的事情需要處理,比如難纏的顧客;也不論興趣當飯吃真的難到半山腰),所以不需要再花時間找新的體驗。工作可以是興趣,但是否真的只能有一個目標?其實,像ETF一樣,006208或0050都一籃子的股票,我們可以多樣化目標和興趣,讓生活的不同方面都能提供【記憶股息】。
當然,在盡情體驗的時候保險的重要性也不能忽略。它是一種保障,在意外或突發事件發生時,為我們提供財務和精神的安全網,讓我們能夠更安心地享受生活的每個階段,而不至於因未知的風險而陷入困境。
規劃自己的體驗時間表
如果沒有計劃,就會等下一次。就像畢業後我們也會說「下次約」,但……什麼時候?
要說一下自己的經驗,每次我和朋友約出門,水瓶座的我都是很突然地想到就約,這週出現!通常朋友也很阿莎力地說「好」!
如果我想要約人的時候,我會去別人就近的地方,這部分我做得滿好的(害羞抓頭)。有些人就是習慣被動,如果當我想維持這段情誼,足夠重視這個人的話,我通常就會當主動的人。主動沒什麼不好,主動的對象自己掂量一下,是不是值得就好。
如何花錢
書中有一句話讓我很感慨:
他們在身體健康、活力十足的時候放棄了自己人生的好幾年時光,只爲了在自己生病不能動的時候有錢可以多延長幾週的生命
第一:醫療費真的很貴。
第二:科技可以延長我們的生命,但是沒辦法回溯我們的生命活力。有多少自由靈魂被困在無法自由移動的軀體裡?
太多人在潛意識中把錢當成安全感。只有相信錢,相信賺錢,相信存錢。而無限拖延享受的時間,幻想著在退休,也就是65歲之後一口氣把代辦清單完成,就像暑假作業最後一天趕作業一般,把清單跑個過場。
這樣囫圇吞棗嚥下去,會不會消化不良?可以從上兩章的體驗數值化的成績作爲依據,判斷我們這個年紀要花多少時間賺錢VS體驗人生。
那孩子怎麼辦
有些人會疑惑,我要把錢留給孩子,所以我不能花光。
把錢花光,是自私的事情嗎?標題是「死前把你的錢花光」而不是把「死前把你孩子的錢花光」。
當我們說到「遺產」,實際上是在不確定的時間,把不確定的錢,給不確定的人(無法確定錢到底到誰的手上)。這樣的行為是否出於愛情,或者只是延續一種傳統觀念?或者只是一種被美化的「愛」?實際上人死了,就是用不到那筆錢了,一定要給出去啊。
留遺產是對子孫的照顧,但剛剛有說,現在科技發達,基本上如農業社會般,嬰兒很容易夭折、老人很容易傷寒的時代已經過去。以下爲臺灣平均死亡歲數。
大概平均60歲左右才會得到父母的遺產。那時候的你,拿着這筆錢可以做的事情又會因爲年齡而有所限制。
華人文化中常說「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這種價值觀強調通過承受艱苦來獲得成就。但如今的社會,或許需要重新審視這個觀念。我們應該給孩子什麼?是中年後一筆錦上添花的錢,還是小時候一起看卡通、玩玩具、細細看這個世界的陪伴?
在孩子20多歲,精力、時間都很POWER FULL,但最缺錢、最窮的時候給他一筆錢去體驗這個世界,大概會比在缺乏健康的時候得到不太缺的金錢得到的體驗更多。但太多人會認爲這樣孩子會揮霍、會不知人間疾苦。
如果你有這個擔憂,不是應該擔心給的錢的多寡,而是要關注孩子的教育問題?
真正的愛或許不是單單留下一大筆人去樓空的遺產,而是在對的時間,陪孩子創造足夠多的體驗。
生活的平衡
年輕時承擔風險和復原的能力比較強,所以在這段時間內,多多追求個人成長、挑戰新事物的體驗是合理的。然而,隨著年齡增長,風險承擔能力和精力逐漸下降,我們的重點會轉移到穩定。
50.30.20法則,也就是「50%必要花費、30%個人花費、20%儲蓄」是很多人用來保持財務穩定的一個框架。但這個比例應該根據不同的生命階段有所調整,因為我們的思想、精力會一直改變,改變是唯一的不變。
旅行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不同的時期旅行帶來的體驗也不同。年輕時可能注重冒險和探索,20歲可以當背包客,睡青年旅館。而50歲的我可能更享受慢節奏的行程和舒適的飯店。
個人利率是指,我願意用多少錢來換去延期享受。
就像利息一樣,我把錢放在銀行定存,到了一定的時間我就可以拿到本金的利息。因爲剛入職,所以我把「去日本北海道滑雪」的計劃壓後半年,可以得到「用特休請假而得到3500塊」。如果你今年八十歲,有人和你說「去英國探望孫子」的計劃延後一年,就可以得到「銀行因爲沒有動用金錢而有利息3500塊」,你願意嗎?
我已經八十歲了!對我來說去看孫子比3500塊重要多了!!
得到的另一頭,一定是失去呀。
就是這樣的感覺。
人生體驗曲線應該與我們的生活活力相匹配,我們享受體驗的能力最主要取決於健康。如果健康狀況下降,再多的財富或時間也無法完全彌補失去的體驗機會。所以在規劃未來時,應該以個人健康和「個人利率」來考量是否需要延後某些計劃,畢竟最寶貴的資產是我們的健康和當下的體驗能力。
瞭解自己的生活成本
但是本書沒有讓我們要毫無節制地揮霍。只是想讓我們從「無止盡的延後享受」、「無止盡的存錢不花錢」中解放出來。
根據自己居住的地方計算年生存率,需要預留多少錢。
有興趣的人可以利用 https://www.diewithzerobook.com/apps,可以算出我們一輩子要花多少錢,還有做實現清單計劃表。
結尾
我們有時候會很隨意地做一些人生重大決定(笑)。
凡事因材施教,不同性格的人會適合不同的教育。這本書適合因爲被原生家庭影響,一直被「存錢」束縛著的大人們思考,自己比較喜歡哪條路。
畢竟,我們現在賺錢的動力,就是爲了以後有更多體驗的選擇,也給小孩更多的選擇呀。